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主要通过不正常性关系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患,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袭人体免疫系统的T4淋巴细胞,大量免疫细胞被杀伤,不仅损害细胞免疫功能,也损害体液免疫功能。是以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出现持续性细胞免疫缺损,当免疫严重受损后,人体便因多种条件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从而导致多个器官发生多种条件致病性感染,而且常并发少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极高。
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包括同性恋)而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及吸毒者共用的注射器而被传染。尚有母婴传播,即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感染,分娩时通过污染的产道感染,或产后于哺乳过程中感染。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6个月~8年或更长。患者受HIV病毒感染后都先经过一个隐性感染的症状期,一般称为HIV感染,约60%~70%的感染者终止于此期,始终不出现症状。约30%~40%的感染者逐渐发展为艾滋病前期,即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只有25%以下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真性艾滋病,或称艾滋病发作期。
1.隐性感染 无任何临床症状,仅HIV抗体检测阳性,部分患者可有轻度非特异性症状。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 可有持续性淋巴结病和一定程度由T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症状以及非特异性症状。常表现为持续存在超过5~6个月,2个以上非腹股沟部位淋巴结肿大;黏膜损害(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及真菌感染);体重减轻>10%,持续腹泻,发热(38℃以上持续3月),以及疲乏、盗汗等。
3.艾滋病 已形成严重不可逆的免疫缺陷,TH细胞已大量破坏,已发生不同的继发疾病(条件致病性感染及恶性肿瘤)。不同病例因继发疾病不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4种类型:
(1)肺型: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胸痛,X线检查肺部有弥漫性浸润。最常见的致死性感染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肺孢子虫、弓形虫、类圆线虫、巨细胞病毒等亦可引起肺病变。
(2)胃肠型:表现为腹泻及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吸收不良恶病质表现。隐孢子虫是艾滋病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泻,大量水样便达数月之久,常导致死亡。
(3)中枢神经系统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鼠弓形虫脓疡、隐球菌性脑膜炎)、大脑淋巴瘤等,因侵犯具体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
(4)发热原因不明型:除发热外,尚有体重下降、无力、全身不适,常常查不出具体原因而难以控制。
二、检验与检查
1.HIV抗体检测 HIV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对患者并无保护作用。一般检测到抗体阳性即作为HIV感染的重要指标。
2.细胞免疫学检查 艾滋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持续减少,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之比(丁H/Ts或T4/T8)<1.0,而正常值为1.75左右。淋巴母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结试验、单核细胞游走抑制试验均明显降低。T细胞毒作用下降,产生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的数量减少,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或反应降低。
3.条件致病性病原体检查 以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为例,确诊有赖于组织切片及支气管分泌物中发现典型的病原体。取患者痰液、气管吸出物、胃内容物、咽喉分泌物涂片检查,如发现包囊虫及滋养体即可确诊。但痰及分泌物中原虫数量极少,最好做肺活组织切片检查,可采用经皮肺穿刺法,支气管镜刷刮或钳取法取材,后者准确性可达91%。
4.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本病并发的kaposi肉瘤须做病理组织学诊断。某些条件致病性感染须取有关感染的切片做活检,以明确之。
三、鉴别诊断
艾滋病应与免疫缺陷症、某些血液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做鉴别。
1.免疫缺陷病 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免疫缺陷两种,继发者又包括服用皮质激素,接受放疗、化疗或原先已存在的恶性肿瘤及严重的蛋白——热能性营养不良引起者。
2.血液病 艾滋病患者可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个别患者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应与贫血、白血病等鉴别。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感染期的表现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如发热、皮疹、乏力、腹泻、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下降等症状体征。因此艾滋病高危人群出现本病相似症状时,应即时做HIV抗体检测,以示鉴别。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发现艾滋病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较多,如神昏、痴呆等,故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四、中医治疗
(1)热陷营血证
症见:高热,皮肤黏膜出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痴呆癫痫、麻木不仁等热盛动风之象。
治法:清营凉血,泻热解毒为主,佐以开窍熄风,兼顾救阴复脉。
(2)肺肾阴亏证
症见:低热,四肢乏力,全身疲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进行性消瘦,口舌干燥,脉细数,舌质红,苔薄。
治法:救阴滋液,补虚润燥兼以清营、凉血、解毒。
(3)肾精不足证
症见:阳事不举,精稀清冷,头晕耳鸣,面色咣白,精神委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精。
(4)脾虚血亏证
症见:低热;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紫斑,肝脾肿大,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
治法:调理脾胃,益气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