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医学会临床合作基地
中国医师联合会妇科微创专家会诊中心
中国医师联合会妇科超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免疫性疾病>>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编辑:苏州东吴医院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8日
概况内容: [摘要]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涉及应激、情绪、人际关系、心理干预等多种心理因素。初步证实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增强有关,不良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降低有关。心理干预对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在8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兴起,成为健康

    [摘要]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涉及应激、情绪、人际关系、心理干预等多种心理因素。初步证实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增强有关,不良的心理因素与免疫力降低有关。心理干预对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在8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兴起,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有三方面因素影响它的兴起与发展。(1)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归入免疫系统介导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的硬化症、癌症、艾滋病等。人们希望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力影响的研究能对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病理及治疗有所启发。(2)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对生理产生影响的机制。健康心理学以往的研究在这个方面比较薄弱,所以免疫系统作为心理与生理的一个纽带,有望通过对它的研究探知生理与心理间因果性的联系。(3)以动物为对象的有关研究取得的成果引发心理学家进一步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兴趣。研究表明:动物的免疫系统改变可以由经典性的条件刺激引发。只是在研究人的免疫系统时,更注重的是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据统计,近10年来,约有数百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涉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应激、情绪、人际关系等。作为免疫系统变化的指标主要有两类:一是数量型指标,指的是血样中白血球数量的变化,主要是自然杀伤细胞、淋疤T细胞、B细胞数量的变化。二是功能型指标,包括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前者指免疫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变化,后者指免疫细胞的生成物(如抗体)的产生及变化。主要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为NK细胞的活性、淋疤T细胞、B细胞的增殖能力等。由于疱疹病毒的特殊性,其抗体的产生变化多被研究者作为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

    1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在两种不同状态下进行,一是自然应激状态,另一是实验应激状态。

    1.1 自然应激状态

    自然应激状态下的研究,主要以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为自变量。Glaser, kiecott-Glasler等人研究了专业考试对医学院学生免疫细胞机能的影响。系列研究的结果表明:面对考试的压力,学生的各项免疫细胞应答指标均有下降,如NK细胞的活性,淋疤细胞的增殖能力[1],而疱疹病毒的抗体数增加。

    至于积极生活事件与消极生活事件对免疫力影响的对比研究则显示:积极生活事件会导致免疫球蛋白IgA的增加,而消极生活事件会减少免疫球蛋白IgA。并且,受积极生活事件影响的这种抗体增加会持续两天时间。这个实验证实了日常生活事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并且提示人们积极生活事件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长时间(数月乃至数年)生活压力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已引起研究者的重视。70年代末三里岛基地发生了几起严重的事故。测查显示,该基地附近的居民近十年来一直处于相对较强的应激状态。Mckinnon等人[2]研究发现:三里岛居民与作为对照组的别处居民相比,其疱疹抗体的数量明显多于后者,这一结果暗示三里岛居民的细胞免疫能力较差。Esterting(1994)[3]的研究也基本支持了长期生活压力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持续影响的结论。

    1.2 实验室的暂短应激状态

    由实验情境引发的暂短应激(持续约5-20分钟)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NK细胞与T细胞的数量变化。有一个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免疫应答的变化在应激状态出现后的5分钟表现出来,约在应激状态消失后的1小时回复原状。

    实验室研究十分有利于揭示应激影响免疫力的生理机制。例如,Manmck等(1991)[4]的研究显示: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高强度兴奋的人往往表现出最明显的免疫力变化。相反那些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不被激活的人,其免疫力的改变也微乎其微。这个结论已为多次重复实验所证实。

    交感神经与免疫应答间的相互关系暗示着一种可能,即由应激引发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改变。至于这种影响是相关性的还是因果性的,需要实验来证明。

    最近的两个实验研究试图证明这种影响的因果性。与同类实验有所不同,这两个实验均增设了一个自变量。实验组的被试分成两组,实验时一组服用安慰剂,一组服用作用于免疫细胞防止交感神经分泌的荷尔蒙药物。如果应激对免疫细胞机能的影响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传递的,那么药物组应该有效地消除由应激引起的免疫系统的改变。Bachen[5]等的研究表明:药物组有效地抑制了由应激引起的NK细胞的活性与数量的变化。两个研究结果都提示我们:免疫力的改变是由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的活动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是主要传递者的结论也为那些以体液免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证实。

    2 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情绪对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抑郁及抑郁症患者身上。然而,最近的研究已拓展到情绪的各个状态,包括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对健康人免疫应答的影响。

    2.1 抑郁症与免疫应答

    最近,有关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应答研究的因素分析表明:与健康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偏低,包括NK细胞的活性、淋疤B细胞、T细胞的数量等。跟踪研究则显示:抑郁症痊愈后其NK细胞活性偏低的现象不复存在(Irwin等1992)[6]。因素分析的另一结果显示:抑郁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在老年患者、住院病人那里表现的最为明显。至于原因尚不清楚,也许是这些病人的抑郁症更严重,也许是住院因素或年龄因素本身在起作用。

    不少研究者认为:抑郁症之所以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改变是由于行为因素的影响。这些行为因素包括:抑郁症患者的少睡、少活动、减退的食欲、吸烟多、酗酒、药物滥用等等。但有些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因素如吸烟、喝酒、体重下降等并不会引起抑郁症患者免疫系统的改变。

    2.2 心境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一般的情绪波动与免疫应答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的相当少,而且仅有的研究也以消极心境为主。近期对此类研究进行的因素分析显示:一般的抑郁性情绪与免疫细胞增殖的抑制及NK细胞活性降低相关[7]当然其影响的强度远远小于抑郁症,大约只有后者的1/2。

    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实验研究了焦虑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这些研究发现:焦虑心境与NK细胞活性的降低有关,同时也与免疫细胞对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 A)的增殖应答的抑郁有关。

    有些研究探讨了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Stone(1987)的研究表明:在心情愉快的几天里,被试的各项免疫应答指标均较高;在心情不佳的几天里,各项指标则较低。另一项持续12周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8]。Knapp[9]的研究显示:情绪的唤醒水平也会影响免疫应答的改变。Knapp让被试回忆积极的和消极的经历,以唤醒被试“积极”和“消极”的心境。结果发现:两者均引起免疫细胞对PHA增殖性应答的抑制、嗜中性白细胞的增加。Futlerman[10]用演员做被试,研究4种情绪状态下人体免疫应答的变化:(1)高唤醒的积极心境,(2)高唤醒的消极心境,(3)低唤醒的积极心境,(4)低唤醒的消极心境。结果发现:NK细胞活性的大小与心境的性质无关,但淋疤细胞对PHA的增殖应答随心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积极心境下增殖应答增强,消极心境下增殖应答减弱。

    3 人际关系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但人际关系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以来鲜有研究。最近有些研究开始从诸如孤独、分居与离婚、社会支持、创伤事件表露等方面探讨人际关系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Kiecolt-Glaser(1984,1985)以医学院一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表现:孤独的被试其NK细胞的活性偏低、疱疹抗体的指标则偏高。Verbrugge的研究则发现,分居或离婚女性其疱疹抗体较多、NK细胞数较少且活性差。与对照组的女性相比,这些分居或离婚的女性其对PHA和Con A的淋疤细胞增殖应答也较弱。同样的结果也从分居男性、离婚的被试身上得到。对新婚夫妇的研究发现:夫妻中表达更多敌意或消极行为的一方,其NK细胞的活性降低(持续约24小时),对PHA和Con A的增殖应答趋弱。上述研究都证明,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人体免疫力有消极影响。

    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否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Thomas(1985)对256位中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亲密人际关系的人对PHA的应答能力强于那些没有亲密人际关系的人。相同的结果也从23位癌症患者的配偶身上发现。研究表明:几乎各种形式的社会支持(无论情感的还是特质的)都与Nk细胞活性增强,对PHA(而非Con A)增殖应答增强有关。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医学院学生比没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学生对肝炎B疫苗产生更多的抗体。但是,对HIV阳性患者的研究没有发现社会支持与免疫改变间的关系。可能因为HIV感染导致严重的免疫损害,社会支持的影响与之相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倾诉苦闷或创伤经历也对人体免疫力有影响。Pennebaker等[11]要求50名健康的大学生在4天内每天写20分钟日记,内容为个人创伤性事件或旅游见闻。研究结果发现,写个人创伤性事件的学生,其对PHA(而非Con A)的免疫应答增强,且在之后的六周内更少去校卫生所看病。

    4 心理干预对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影响

    能否通过人为心理干预来阻止免疫系统的不良改变或促成其良性的改变,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但是此类研究目前还相当少。针对应激与焦虑,一般以放松训练为干预手段。然而,仅有的几个研究尚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Kiecolt-Glaser(1986)的研究否定了心理干预的作用。他在考试前对医学院的学生进行放松训练,结果发现:面对考试压力,接受放松训练的学生与没接受放松训练的学生一样,免疫力有所下降。但是,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的研究,则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那些经过放松训练的老人其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提高。有限的研究提示我们:放松训练可以短暂抑制由一般性压力引起的免疫力的改变,但对具体压力引发的免疫力改变没有影响。

    社会支持性干预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仅有的研究其结果也不一致。一周三次。持续一月由大学生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的社会支持性干预,没有引起相应的免疫细胞应答的改变。而对黑瘤症患者一月6次的小组干预,则引发被研究者NK细胞活性的增强,并持续6个月。显然,社会性干预的性质、干预者素质、干预的设置、干预者与被干预者相互作用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心理干预对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影响是个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虽然目前的研究还远远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但有不少研究证实了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免疫系统介导疾病的可能性。如Antoni等人对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预先进行应付方式训练,发现其免疫应答指标有所改观。由于此研究样本少,且没做跟踪研究,所以这一结果有待重新验证。Fawzy等[12]对66名癌症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心理干预(包括应付方式训练、社会支持)的被试其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免疫细胞的数目也增多。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理论上它有助于揭示身心关系的奥秘;实践上它为疾病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思路。当然,此类研究也有诸多困难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变量,因为有太多的因素会对免疫系统起作用。所以,能否控制好无关变量是研究能否成功、有效的关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十分必要。有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探讨,如(1)心理因素与免疫指标间有无对应,如前所述,一些研究发现,有些心理因素能引起对PHA的增殖应答变化,但不能引起对Con A的免疫应答变化。某些能引起NK活性改变的心理因素,都不能引起淋疤细胞的增殖应答变化。(2)心理干预对免疫力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怎样的心理干预更有效,持续的时间更长。(3)免疫系统改变的适应问题。受心理因素影响的免疫系统恢复原状后,其对同类心理因素作用的反应是增强还是减弱,有无适应现象。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也该引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

苏州男科医院|苏州妇科医院|苏州无痛人流医院|苏州皮肤病医院|苏州最好的妇科医院|医院网上挂号
医院地址:苏州桐泾南路81号(桐泾公园对面) 乘公交车至桐泾公园站下 苏ICP备10019028号-4
咨询电话:0512-68120120 400-850-6018 医生QQ:800016132
版权所有 © 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 copyright © 2011 szdwyy.com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