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行动快捷。唐山地震时,有一对青年夫妇住在极震区的平房里。地震时男青年已倒在炕沿下,女青年刚被接到炕沿,房屋倒塌,男存女亡。从以往许多地震的前兆异常调查表明,大地震发生前,一般都存在着数秒乃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身处平房者应急避震,要因地制宜,行动快捷。如果位于门窗附近,室外又无障碍或危险物品、狭道窗巷等,应立即冲出屋外;若来不及冲出屋外,要立即因地制宜,躲避在可靠的避险之地临时避险。
果断避震,切忌犹豫。地震的突然发生,往往使绝大多数人毫无思想准备,猝不及防,一旦意识到已身处险境,此时此刻容不得丝毫的迟疑和左顾右盼,紧急脱险,寻求生路,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不论采取何种避险行动,都要视周围的具体环境与条件而定,能逃则逃,能躲则躲,明抉快断,不求万全。在地震的瞬间,事实上强求万无一失的避险行动是很难做到的。大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仅是刹那间的事,因此,跑出一人是一人,切不可出而复返。唐山地震时,路南区有个青年,地震时原已跑出室外,但一听到妻子叫喊又返回屋中,示待救出,全家人被埋在废墟里,自己也受了重任。否则一人得救,全家可望得救。
是躲是逃,相机而行。一般发生一个 6级地震,震中区的烈度只有 VIII 度,二、三类房屋不至于毁坏,且极震区范围一般只有20平方千米左右。盲目外逃的危险性很大,就地避震比较安全。在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县发生6 级地震时,人们慌乱盲目外逃。据统计,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亡率,是因刚逃到门口时被砸或被压伤所致。
沉着冷静,临危脱险。唐山地震时,有一青年住在楼房里,楼房晃动时被震醒,他迅速下了床,这时几块四孔板掉了下来,在墙角处形成一个空洞,他果断地躲了进去,就在这一瞬间,原来站立的地方被楼板埋住了,他却安然无恙。
身避床下,幸免于难。地震测量大队 3名技术人员被派往唐山执行监测地震工作,住在招待所。地震时,一人被惊醒,急声呼唤同伴并用枕头护住头部钻到床下。同伴醒来时,楼房顶板塌落当场死亡,他却幸免于难。
就地避震,不要逃离。如地震已经发生,震前又未觉察和防备,尤其对于身居楼房者,即使快速逃离,非但不能脱险,反而更易身受伤害。日本学者根据 51次地震76个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统计,得出8级大地震的振动持续时间不过50秒左右。再加上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晃动,使人感到晕晕腾腾,如风浪中乘船,前仰后合,站立不稳, 行动极为艰难,即使意识到地震发生,要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逃出室外,避开险处,很难做到。如在唐山地震时,身居楼房者,凡在震时采取逃离行动的,多数被砸死在楼梯,过道、倒塌的墙体等处。在此情况下的惟一避险措施,宜就近选择床边、炕边、坚固的家具等支撑物下藏身,尽量避开墙体,砖砌管道、门窗、房梁等易损、易塌、易断部位,以求身处空隙中获得安全。
地震有大小远近之分,不是任何一个地震都要房倒屋塌。像唐山大地震的大地震,虽然住在楼房的危险性很大,但也有不少人躲在厨房、厕所、通道和墙角等部位而幸免于难。因为这些地方开间跨度小,楼板是现场浇铸钢筋混凝土,整体性好,暂时躲避相对安全,而采取跳楼者往往非死即伤。 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震级并不大,也未造成明显破坏。但是,远离震中80千米~300千米范围内的一些城市,却发生近百起事件,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据唐山震害调查,因跳楼或盲目外逃而造成伤亡的人员,占6种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外跑、躲避地点不利、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当)的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