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以体温异常升高为表现的临床常见的症状。小儿吃奶、哭闹、运动后的体温上升不属此范畴。临床依体温高低分为: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0℃,极热,41℃。依据发热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蛲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如大量失血、脱水、内分泌异常、免疫反应、组织破坏、坏死组织吸收及散热功9B障碍等皆可引起发热。
[临床表现]
体温高于370℃,同时伴见引起发热病因各异的相应症状。
[诊断]
1.应首先考虑常见病、流行病,再考虑疑难少见病。体检尽量全面,化验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力求针对性强,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年龄、营养发育情况,既往病史、接触史、过敏史、家庭史及生活环境,用药情况等。
2.急性发热:多见于急性感染、中暑、突受惊吓、传染病,亦可见于大量出血、脱水、过敏、肿瘤、溶血等。
3.慢性长期发热: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性炎症,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泌尿系感染、结核感染、肝脓肿、风湿热、亚急性心内膜炎、骨髓炎、神经母细胞瘤等。并应结合流行病资料,考虑伤寒、副伤寒、钩虫病、慢性痢疾等传染性疾病。
如排除常见病则进一步考虑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病、恶性肿瘤、深部脓肿、先天性疾病等。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主要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2)降温:体温38℃以下可不必处理,嘱多饮温开水即可。38℃以上可应用阿司匹林、泰诺、百服宁等口服,或以安痛定、柴胡注射液肌注,或以消炎痛栓塞肛。高热可结合物理降温,如:头枕冰袋、酒精擦浴(具体方法见“小心急性呼吸道感染”节)。
2.中医药治疗
(1)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流清涕,鼻塞,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方药:荆芥10克、防风10克、桔梗6克、白芷6克、羌活6克、独活6克、生姜3克、大枣2枚 (2)外感风热:发热,咽痛,口干鼻塞,流浊涕,微恶风,汗出不畅,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竹叶6克、芦根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3)暑湿外感:发热,恶寒,胸闷,心烦,脘痞纳差,口干,舌红苔白腻,脉淆数。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扁豆10克、厚朴6克、香薷6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茯苓10克、半夏6克、炙甘草6克。
(4)湿热留滞:低热,午后尤甚,脘闷纳呆,面色淡黄,汗出黏腻,头晕昏蒙,舌淡苔微黄腻,脉弦细。
治法:清热利湿,宣肺透表。
方药:杏仁12克、蔻仁10克、生苡仁10克、厚朴6克、通草6克、淡竹叶6克、滑石10克(包)、猪苓1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
(5)气分热盛:高热,口渴饮冷,大汗出,四肢躁扰或手足不温,舌红苔于,脉洪大。
治法:清气透热
方药:生石膏(先下)30克、知母10克、竹叶6克、黄芩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6克。
(6)热入营血:身热夜甚,神昏谵语,身发斑疹,或见吐血、下血、齿血、鼻衄,舌紫绛有芒刺,脉细数。
治法:清营凉血。
方药:水牛角3-10克、生地2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连翘10克、竹叶6克、麦冬12克、玄参10克。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7)阴虚发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口干不欲饮,舌干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12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桑叶10克、地骨皮10克、生地15克、青蒿6克、炙甘草6克。
(8)食积化热: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臭秽,身热起伏,舌红苔腐腻,脉滑。
治法:消食化滞。
方药:焦三仙各10克、枳壳6克、白术10克、陈皮6克、连翘6克、川连3克、砂仁(打)6克。
[预防与调养]
1.发热时应多饮开水。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3.居室通风,温、湿度适宜,防止交叉感染。
4.出现发热要积极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