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灾后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现将卫生防病知识通告如下,敬请广大市民遵照执行。
一、把好“病从口入”关
目前正值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把好“病从口入”关十分重要。广大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和粪便。
一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二,饮用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不喝生水。三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四要管好厕所和垃圾,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震区卫生公约,将粪便和生活垃圾排放到指定地点,并与日常生活区分开。
二、预防呼吸道疾病
初夏气温波动大,广大市民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预防肺炎发生。
三、注意防暑
夏季炎热,广大市民应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室内空气对流。室外搭棚的市民,应做好遮阴、中午请在棚周围洒水降温,预防中暑。可以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盐分和水分。
四、增强抗震救灾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五、消灭蚊蝇
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广大市民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病人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脑炎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六、及时报告疫情
一旦发现腹泻、发热病人,广大市民要立即向当地村/居委会或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病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地震后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注意事项
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因此,了解卫生防病知识非常重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1、不喝生水,开水要煮沸5分钟;
2、食物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注意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不吃霉变、腐败变质瓜果蔬菜等食物。
5、不要吃死的家禽家畜。
6、不吃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7、不要到河沟、池塘中涉水或洗澡。
8、衬衣内裤要干净、被褥要勤晒。
9、做好个人卫生,防中暑、防受凉、防蚊虫叮咬。
10、有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环境卫生:
1、 不要随地大小便和丢弃脏物。
2、 清除临时住所周围的粪便、污物。
3、 保护水源卫生,不在周围洗衣洗物。
4、 废弃物集中堆放,妥善处理垃圾、脏物。
5、 及时消毒,深埋死禽死畜死鼠。
6、 消灭鼠、蚊、蝇、蟑螂、跳蚤、蜱防止疾病传播。
7、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
8、 保持房间内、临时搭建房或帐篷内空气流通、通风换气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地震后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疾病预防:
这种病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肠道中病原体→排泄物→水、食物、手、苍蝇等→易感的健康人口→新病人或带菌者”的形式传播的。
防控要点
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病从口入,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应急处理
进行床边隔离、对吐泄物消毒。
吐泄严重者,适量饮用盐开水。
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饮用开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
消毒餐饮器具。
密切接触者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疾病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不生食海、水产品。
熟食要严格蒸煮。
消灭苍蝇、蟑螂及老鼠。
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地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
地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
以下是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病症: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
(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
(5)常见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等。其次是食源性疾病和饮水安全。
(6)震后房屋倒塌,使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