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长期相对静止地暴露于风寒潮湿低温的冷环境中,由于冷的直接作用以及较长时间的血管收缩,继发性肢体缺氧,导致局部肢体毛细血管、静脉、肌肉、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及神经的功能障碍和损伤即浸渍足,是一种非冻伤性损伤,病程长。
引发损伤暴露的气温一般在冰点以上,若浸泡在水中,即使在15℃甚至更高温度时也可发生。暴露时间久,受累的肢体(脚或手)长时间处于不动的僵硬状态是主要原因,而较紧鞋袜或手套则是诱因。此种损伤不传染。
【诊断】
1. 临床表现及环境暴露史综合判断。
2. 临床表现:①充血前期:暴露于湿冷环境后即可发生,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从寒冷不适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②充血期:从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弥漫性灼痛,并不断加剧。第10天左右,转为发作性刺痛(遇热加剧,遇冷缓解)。严重者出现肌无力、浅表性坏疽,负重及坏疽区出现大疱,可发生表皮剥脱和甲板脱落,常继发细菌感染。③充血后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水质皮肤萎缩。
【治疗】
1. 迅速帮伤病员脱离湿冷环境。
2. 患者卧床休息,恢复局部循环,患肢宜轻度屈曲和抬高。适当保暖,但避免摩擦及直接过热,以避免进一步增加组织损伤。
3. 轻轻按摩患肢的近端非麻木区,促进血液循环。
4. 服用止痛剂,剧痛时可封闭治疗。大疱及感染性损害对症处理。
5. 早期口服抗凝剂可避免血栓形成和坏疽。
【预防与控制】
1.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湿冷环境。
2. 在湿冷环境中,应做好保暖,穿着宽松的鞋袜,避免肢体长期不动,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或局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