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护理天地

立秋养生防病,您和家人应该注意……

时间:2020.08.26 点击数: 163 次


  今年的立秋时间: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9时06分03秒。立秋,七月节,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孟秋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秋也”。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穫的季节就要到了。暑去秋来。
 

  那么立秋前后,究竟该如何养生防病呢?立秋养生的最高境界:重在“收”与“养”。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如何收与养呢?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东吴医院中医专家提醒: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而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特别是年老体弱者要预防感冒着凉。

  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东吴医院中医专家提醒: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良好的睡眠习惯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此外,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这种大背景下,您的健康就显得犹为珍贵。所以,虽已立秋,下面这些小毛病大家还是要提防着点: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就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会引发腹泻。

  专家建议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讲究饮食卫生,食具要消毒。对感染性腹泻患者要注意消毒隔离。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鼓励患者适当地做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肠胃疾病

  夏秋之交多发胃肠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饮食以温、淡、素、鲜为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吃过冷、硬、烫、辣、黏的食物,戒烟禁酒。

  专家建议

  尽管已经立秋,天气还是湿热,不能盲目进补,滋补食物只会加重胃肠负担。初秋天气容易使人脾胃虚弱,适合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达到清热降温,消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的作用。

  感冒

  立秋后温差大,容易着凉,着凉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菌乘虚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内注意通风。身体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于预防感冒。

  专家建议

  立秋过后,早晚温差较大,尤其是夜间应更注意防止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 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流感肆虐,体弱者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呼吸道疾病

  季节变化时,呼吸道防御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因此,立秋后应特别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幼等体弱者需注意锻炼,加强营养,保持轻松心态也很重要,时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

  专家建议

  立秋时节,白天炙热夜晚凉爽,昼夜温差大,容易诱发感冒、咳嗽、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及儿童,应及时增减衣物,不可盲目坚持“春捂秋冻”。易过敏人群,对环境变化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这个时节容易引发哮喘、鼻炎等。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亦可通过中药、针灸进行体质调理,益气固本,减少疾病复发。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金秋季节来临之际,我们科学养生,调养防病,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希望每个人都能顺应时令变化,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