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又称原发性心肌病、特发性心肌病,为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的非炎症性病变为主的心脏疾患。临床上以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血管栓塞为主要表现。这类心肌病与其他疾病无明显关联。通常分为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等三型,以前两型为多见。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 “怔忡”、“水肿”等范畴。
[临床表现]
1.扩张型心肌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病理上以,心肌变性、纤维化、心腔扩张为突出,其主要特征是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心功能不全。病人容易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及栓塞,甚或发生猝死。患者多有心悸、气急、胸闷、心前区憋痛不适等症状。重者出现浮肿、端坐呼吸、肝脏肿大伴压痛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2.肥厚型心肌病,似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缩小为特征。患者可有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发生头晕及晕厥。伴有流出道梗阻时,在起立时或运动中常诱发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的表现。
3.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内膜纤维增生为主,致使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都受影响。患者以右心回流障碍,右心衰竭显著,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及腹水等表现。
[诊断]
心肌病的诊断以综合诊断为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及心肌的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并应注意除外其他心血管疾病。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病因防治:积极处理各种病毒感染。
(2)促进心肌代谢:给予肌苷、大剂量维生素c和极化液等。
(3)控制心力衰竭:应用利尿剂及强心甙,剂量宜由小至大,逐步增加。
(4)纠正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选抗心律失常药物。
2.中医药治疗
(1)气阴双亏:心悸气促,神倦易累,胸闷不舒,自汗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太子参30克,天冬、麦冬、生地、五味子、石斛、白芍各lo克,炙甘草8克。
(2)阳虚水泛:心悸胸憋,神疲气短,形寒肢冷,浮肿少尿,动则气喘,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茯苓20克,猪苓15克,制附片、白芍、白术、党参、丹参各10克,桂枝、干姜各6克。
(3)阳虚欲脱:心悸气急,不能平卧,汗出淋漓,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极弱。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人参15克,制附片12克,龙骨30克,牡蛎20克,山萸肉、麦冬、生地、丹参、当归、黄芪各10克。
[预防与调养]
I.积极治疗可能导致心肌病的原发病。
2.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活动,但切忌不可过累,应多休息,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3.饮食宜清淡,有心衰时应控制钠、水摄人,生活规律,避免受寒而诱发疾病加重。